ty8天游线路检测中心(china)有限公司官网

兰州化物所联合举办中欧摩擦学会议

71日至4日,由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联合主办,中国-哈萨克斯坦材料基因工程与智能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协办,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先进润滑与密封材料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中欧摩擦学会议在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举行。来自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典、中国等国家的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兰州化物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周峰主持开幕式,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吕卫东、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维民、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Benyebka Bou-Saïd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付前刚等出席大会并致辞。吕卫东表示,大会不仅是展示前沿学术成果的窗口,更是促进思想碰撞、实现合作共赢的重要契机,将为摩擦学领域的跨区域协作注入新动能。刘维民院士回顾了第一届中法摩擦学大会的盛况,着重强调摩擦学基础研究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并期待以本次会议为纽带,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学术交流生态,为学科发展带来创新视角与前沿理念。Benyebka Bou-Saïd教授以古丝绸之路的文明交融为喻,深刻阐释了中欧友谊对科技创新的深远影响,他表示,中欧在摩擦学领域的合作将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关键力量。

兰州化物所李斌研究员、王晓龙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Polymer brushes for biolubrication”“Vat photopolymerization 3Dprinting of self-lubricating polymer composites”的报告。大会共安排主旨报告 22 场、邀请报告 32 场。与会专家分别围绕交通摩擦学、工业摩擦学、能源摩擦学、微纳摩擦学、特种摩擦学、局部与全局接触测量、摩擦学多尺度与多物理模拟、智能摩擦学及其他相关前沿方向展开深入交流探讨。

此次会议,不仅为中欧摩擦学领域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更推动了双方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层面的深度对话与务实合作。也为摩擦学学科的理论突破与技术革新提供了新思路,为解决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等贡献了智慧方案。同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中欧科技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科研合作生态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吕卫东致辞

刘维民致辞

Benyebka Bou-Saïd致辞

会场

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Baidu
sogou